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十三、各顯神通(四)

關燈
十三、各顯神通(四)

“想法兒駁回去!”端華大聲說。

“這怕不行!”載垣比較明白事理,“沒有理由駁他。”

這道理是非常明白的,恭王與大行皇帝是同胞手足,哥哥病危的時候,不能見最後一面,死後還不準做兄弟的到靈前一哭,這是到那裏都講不過去的事。肅順也想通了,遲早總得跟恭王見面,反正自己腳步已經站穩了,也不必再忌憚他什麽!因而用不在乎的語氣,大聲笑著說道:“他要來就來吧!咱們橫豎可沒做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兒,不怕人來看!”

可顧命大臣還是有錯的地方,錯處就出在簡放人員上面。原來商定的辦法,各省督撫要缺,由讚襄政務的顧命八大臣共同擬呈姓名,面請皇帝裁決,皇帝用“禦賞”印代替朱筆圈定。其餘的缺分,由各衙開列候選人員名單,用掣簽的方法來決定。

第一次簡放的人員,是京官中的卿貳和各省學政。預先由軍機處糊成七八十支名簽,放入簽筒,捧上禦案,小皇帝掣簽。這是他第一次“執行”國家政務,自然,在他只覺得好玩,嘻笑著亂抽一氣,抽一支往下一丟。各省學政,另由顧命大臣抽掣省分,是令人艷羨的“廣東學政”、“四川學政”等等肥缺,還是被派到偏僻荒瘠的省分,都在小皇帝的兒戲中定局。

既是碰運氣的掣簽,那應該是什麽人。什麽缺都沒有例外的。可是,肅順偏偏自作主張,造成例外。他把戶部左侍郎和太仆寺正卿兩個缺留了下來,不曾掣簽。戶部左侍郎放了匡源,太仆寺正卿放了焦佑瀛。皇帝自然是不懂的,竟被蒙蔽了過去,局外人亦只當是掣簽掣中,只有軍機處的章京,明白內幕。這是營私舞弊,背後談起來。自不免有輕視之意。

在曹毓瑛看,不止於輕視,他認為這是肅順的一種手段,不惜以卑鄙的手段來籠絡匡源和焦佑瀛。應為正人君子所痛心疾首。因此,散播這個消息,可以作為攻擊肅順的口實。

於是,他作了密劄,習慣地用軍機處的“印封”,隨著其他重要公文,飛遞京城,送交留守京中,恭親王的另外一個親信——朱學勤親啟。

密劄的內容。雖不為人所知,但以“印封”傳遞私信,卻是眾目皆見的事。有個看著肅順獨掌大權。勢焰薰天,一心想投靠進身的黑章京鄭錫瀛,認為找到了一個巴結差使的好機會,自己定下一個規矩,逐日稽查印封,每一班用了多少。立簿登記,口口聲聲:“查出私用印封。是革職的罪名。”

話雖如此,而自有軍機處以來,從無那一個人因為私用印封而獲罪的。為了掌握時效,取用方便起見,歷來的規矩,都是預先拿空白封套,蓋好了軍機處銀印,幾百個放在方略館,除了公務以外,私人有緊急或者秘密事故,需要及時通信,也都取用印封,標明裏數,交兵部提報處飛遞。這雖有假公濟私之嫌,但相沿成習,變做軍機章京的一種特權。現在讓鄭錫瀛擺出公事公辦的面孔,跟曹毓瑛一作梗,害得別人也大感不便,因此人人側目冷笑,暗中卑視。

不過鄭錫瀛雖是個兩眼漆黑,什麽也不懂的黑章京,而立簿登記印封這一著,對曹毓瑛確是個有效的打擊,不僅秘密通信,大受影響,而且因為他的舉動,也提醒了杜翰、匡源、焦佑瀛這些人,知道他一向擁護恭王,不免有所戒備。本來不管何等樣的機密大事,凡是軍機章京領班,沒有不知道的,如今卻很少使曹毓瑛與聞,發各省督撫的“廷寄”,多由焦佑瀛親自動手,寫旨已畢,親填印封寄發,誰也不知道其中內容。這一來,曹毓瑛就很清閑了。他自己也是個極善於觀風色的人,見此光景,格外韜光養晦,一下了班,不見客,更不拜客,只與幾個談得投機的朋友,飲酒打牌,消遣苦悶的日子。



七月二十二日,軍機處接到宗人府轉遞和碩恭親王府長史的咨文,通知恭親王自京啟程的日期,太常寺接到王府司儀長的咨文,以恭親王叩謁梓宮,通知預備祭典。此外,內務府接到咨文,要求為恭親王及隨從人員,代辦公館,行營步軍統領衙門,接到咨文,通知恭王行程,須派兵警衛。

這種種動作,似乎是旗人口中的所謂“擺譜”,予人的印象,仿佛恭親王有意要炫耀他的身分。京中和行在共有十個親王,禮、睿、豫、鄭、肅五親王,是開國八個“鐵帽子王”中的五個,莊親王為順治時所封,怡親王為雍正時所封,這七個親王都由承襲而來,“老五太爺”惠親王和“五爺”惇親王,則是由郡王晉封,只有和碩恭親王奕訴,是宣宗朱筆親封,特顯尊貴。

因此,鄭親王端華大為不滿,一面抹著鼻煙打噴嚏,一面斷斷續續地說:“恭老六也是!這是什麽時候?還鬧這些款式!你要排場,到你自己府裏擺去,在這兒是行宮,那裏給你去找大公館?我看,跟老七說一說,他那兒比較寬敞,讓他給騰兩間屋子,他們是親哥倆,應該商量得通。”

“不必,不必!”肅順搖手笑著,顯出那得意的慷慨,“恭老六也就剩下這一點兒排場了!咱們就依了他。”隨即下令,給恭親王辦差,禮數要隆重,供應要豐盛。

肅順的那“得意的慷慨”,提供了一個看法,覺得恭親王的故意“擺譜”,找這個衙門、那個衙門的麻煩,無非失意的負氣而已。比較看得深一點的,認為恭親王的這些動作,意在表示他此行,純粹以大行皇帝胞弟的身分,到靈前一慟,略盡手足的情分,與他“特授留守京師、督辦和局、便宜行事、全權欽差大臣”以及“管理總理各國通商事務大臣”的頭銜無關。但不管持何看法,恭親王未到熱河之前,先驅的聲勢,已輕易地造成了,文武大小官員以及宮內的太監,宮女,都在談著恭親王,也在盼著恭親王,要一瞻他的威儀豐采。(未完待續)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